2021年养殖场违建可以强拆吗?2021年耕地建养殖场算违建吗
养猪场被认定为违建被强拆,法院判决拆除违法
因为养猪的事儿,山东的一位养猪专业户步入法院维护权益。这是圣运律师代理的真实案例,今天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有银律师结合这个案件为大家做详细解读。
01案件:养殖场未经合法程序被强拆
宋先生是山东省潍坊市某村村民,2000年,宋先生为响应中央和国务院发展养殖致富的号召,在镇政府及本村村委的统一组织下,宋先生向村委申请兴办生猪养殖。经村委同意后,宋先生承租了1.3亩承包地建设养殖场。2005年经范家大村村委会同意并向其缴纳相关费用的情况下,宋先生从村集体依法承包的1.7亩南洼地与本村村民的1.3亩后窑地进行了置换,以便于养殖场的运营。
2019年3月14日,因当地环保禁养政策,镇政府向宋先生发出了《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认为宋先生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在村内擅自建设房屋及猪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不仅如此,在宋先生并未针对此文件提出异议之时,镇政府就自行组织强拆队伍将养殖场进行强拆。宋先生认为这样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来到了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
02律师:拆除养殖场程序不合法
圣运律师根据宋先生可提供证据及曾签订的合同书发现,宋先生的猪舍修建于2008年之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时间为2008年1月1日,镇政府却在《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中认定宋先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这应当被视为适用法律错误。
在程序方面,及时认定宋先生的建筑为违章建筑,镇政府的强拆程序也不符合法律规定。镇政府作为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职权应依法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在本案中,镇政府下达强制拆除决定书,并告知了宋先生的复议及诉讼期限,但当日就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这属于剥夺了宋先生的救济权利。这样的行为应被视为强拆程序违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圣运律师协助宋先生提起了行政诉讼。
法院经查明案情后,认可了圣运律师的意见,判决确认镇政府拆除宋先生猪舍的行政行为违法。
03律师提示
针对这起案件,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有银解读说,随着政策的变化,目前涉及到养殖场的拆迁案件颇多,其中很多案件涉及到违法建筑的认定问题,而这也是能否获赔的关键。
王有银律师认为,养殖场是否算违建,是应该通过多方面考查确认的,因此,养殖户大可不必因为过于“心虚”,而白白失去应得的拆迁利益,上述案件就是对所有养殖户的一种提示:无论手续是否齐全,目前的法院也是倾向于不能一刀切认定是违建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去确认认定违建的合理性。
或许,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不懂法律导致自身不能很好维护权益。这时,专业的拆迁律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遇到复杂疑难,及时咨询专业拆迁律师,很有可能让纠纷获得不一样的结局。
文章|圣运律师|视觉编辑|金秀
如何认定养殖场是否为违建能否随意拆除
如何认定养殖场是否为违建?能否随意拆除?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养殖户们辛苦经营的养猪场、养鸡场等突然以违建之名被强拆,从而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但实际上有时这些养殖场并非违建却还是被打上了“违建”的标签。大家难免会产生疑问:养殖场是不是违建到底应该怎么认定?就算认定了是违建,也能随意被拆除吗?
首先,关于养殖场是否违建的认定,根据《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农民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而在2019年9月4日国家自然资源部下发的通知则又强调了这一点,该通知指出,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据此,行政机关作出的那些以养殖场因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而认定违建的通知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因此认定养殖场为违建。因此,农民在自家合法且经过确权的非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上建造的养殖场,只要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就应当受到保护而不应当被认定为“违建”而被强拆。
其次,即使养殖场被确定为违建,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也不可以随意拆除,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机关应当首先进行书面催告,催告发出后应当听取当事人作出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当事人意见后,如仍应当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应当书面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并予以公告,当事人应当限期自行拆除;如在法定期限内仍不自行拆除,那么行政机关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拆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出,行政机关必须给予当事人陈述申辩、提出异议的权利,而不应当认定违建后直接对养殖场予以强制拆除。此外,在对养殖场进行强制拆除过程中,负责拆除的人员应当妥善保管养殖场内的动物以及其他物品,如果过于粗暴导致养殖场内设备被损毁或动物丢失等,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总之,对于养殖场不能一律认定为违建,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即使认定为违建,也不能直接强拆,必须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法定程序进行。律师建议,如果您的养殖场被认定为违建或面临强拆,您可以选择向专业的拆迁律师寻求帮助,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财产受损。
国务院2021年养殖用地政策,养殖场拆迁有补偿吗违建可以强拆吗
随着征收拆迁范围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并不反对、禁止养殖场的建设,所以现在农村存在很多中小型养殖场,但是,当养殖场面临关停搬迁或者征收拆迁时,补偿达不成一致,便有征收方打着“拆违”的旗号进行强拆,养殖农户就有可能会因此面临补偿过低或者没有补偿的困境。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研究所联席所长史西宁律师为您解析,养殖场违建就必须面临被强拆吗?强拆有补偿吗?
养殖场违建可以强拆吗?
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25条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所以,合法的强拆只有司法强拆,司法强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养殖场拆迁有补偿吗?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2条规定,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第23条规定,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所以,根据法律规定,养殖场拆迁,饲养人所养的家禽是可以移动的,一般由饲养人运到新的养殖场进行饲养,并获得一定的搬迁费用。
养殖场是否属于违法建筑的认定
关于养殖场是否属于违法建筑的认定,不仅要看养殖户是否办理了建设养殖场的相关用地手续,也要看政府行为是否让养殖户对建设养殖场、发展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信赖。如果养殖户基于对政府的信赖,兴建养殖场满足养殖产业发展的需要,那么仅以养殖场在用地手续上存在一定问题而认定其属于违法建筑,不具有合理性。
养殖场搬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如果政府是以公益目的关停禁养,如国家以治理环境污染或建设公益工程为目的的,应当对养殖户给予合理的补偿;
2、对于经营证照齐全的养殖户,如果因环保问题或工程项目面临关停或拆迁的,应获得更为合理的补偿;
3、对于没有经营证照的养殖户,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办理证件或办不了证件的,应给予合理补偿。养殖场是否具有完整合格的手续可能会成为影响补偿金额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一因素并不能成为养殖场是否应当补偿的判断标准。
养殖场拆迁常见套路
1、养殖场无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属于违法建筑,且无补偿。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兴建农业设施占用农用地的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也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养殖户在承包地上搭建临时养殖设施的行为,依法不需要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以,以无规划许可等名义拆除养殖场且不予任何补偿属于违法!
2、以环保为由关停养殖场,不给予任何补偿。
根据《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因为环境整治,经济开发等理由限制或禁止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退一万步讲即使因划分禁养区、开展环境整治等公共利益需要,而要求自行关停拆除养殖场,前提条件也是依法给予合理、合法的补偿。
3、将养殖场列入禁养区,不给予任何补偿。
根据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11条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禁养区是县级以上政府进行划定的,拆迁方并无权进行划定。根据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制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可知,要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着急,需要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养殖场是否属于禁养区的范围。
提醒注意:
即便养殖场属于禁养区范围,根据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25条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所以,一般情况下禁养区养殖场遭拆迁是应依法获得补偿的!
本文由律候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lawfa.com/info/178.html